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路径——以民族院校为例

杨柳 徐锦芬 中南民大学报编辑部 2022-10-05

 摘    要:基于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建构独具特色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改善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通过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形成积极有效的师生关系,共生互学,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拓展个体思维的层次和视角。民族院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对于增强师生“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民族院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难点,探讨其构建路径,以期为民族院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和思路,加快一流民族大学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族院校;学习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杨柳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

        

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模式的集中体现。作为高等教育的特殊发展模式,民族院校“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根本,以服务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己任”[1],是“各民族优秀干部人才的培养基地,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研究基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地,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创新发展、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撑基地”[2]。党和国家赋予了民族院校重要的历史使命,而民族院校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构建学习共同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民族院校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如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新时期,民族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层次定位,遵循相关的要求规定,注重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统一,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来指导各项教学工作,建立教学质量个性化发展标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各族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民族院校构建类型丰富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贯彻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教学生态,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步伐,切实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提升各民族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实现教育强国的前提是形成学习型的社会,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教育强国发展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美好愿景。构建学习共同体同样也坚守了“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3]这一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民族院校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具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各类人才,构建学习共同体成为民族院校的应然之举。

首先,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推进民族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民族院校的发展过程是民族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转型发展的过程,转型中的民族院校体现出特殊性逐渐减弱、普通性逐渐增强的特点。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团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等不同层面,构建多维的、内部互动的、深层次合作的全方位学习共同体,是民族院校自身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能有效促进学术发展和特色学科优化升级,使学校获得真正内在的、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助推民族院校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不同民族的教师在寻求自身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合作、分享等形式将自己的经验、教训、资源等传递给其他教师,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者联结模式。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既是学习者和合作者,更是行动者和反思者,不仅能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更能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有效培育教师的成长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进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共同体轻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教师们不仅能够敞开心扉,进行深度交流,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实现情感上的交融,而且能够打开思维,分享自己的经验、技术和资源,取长补短,提升自我,实现教学上的精进[4]。第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有效地整合教师的群体合力优势,融汇集体的智慧,深挖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提高科研能力。在共同体中,不同民族、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融合在一起,突破个人的发展局限,汇聚集体的灵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第三,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提升教师群体的归属感,增强其教师身份的认同感。在共同体中,教师之间不再只是点头之交的同事,而是真挚的伙伴、完美的搭档,彼此信任、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群策群力,为着共同的美好愿景一起努力[5]。教师是作为有差异的个体而存在的,当其个人需要得到满足时,会对工作充满更多热情和激情,并建立起稳定的专业情意,增加教师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总之,民族院校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激发教师的教学信心,挖掘教师的科研潜力,让每一位教师都永远学习、永远好奇、永远热爱,成为更具胜任力的教师。

再者,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育人质量,推动民族院校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能够让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更好地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共同体中,对于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与学生都肩负着同样的责任和义务,协同进步、共同成长。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隔阂和距离,不仅可以进行学习内容的沟通、学习资源的分享,还可以交流生活、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困惑,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增强独立自主性。特别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共同体中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帮助与善意,老师也能给予他们更多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适应社会,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不再是全盘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主动探究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学习无处不在,在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中,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合作学习者、分享者和倾听者,师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实现充分交流与合作,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另外,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能够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可以遵循自己的个人需求,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创新实践任务,在共同协商沟通的基础上组建小范围的共同体组织。这样一来,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好地与各民族的同学交流融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增加自信心,增强包容心。来自民族地区的学习困难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还可以和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结成对子或者成立学习小组,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性和带动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实现高效的有意义的学习。在共同体中,学生一方面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知识、能力、思维上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能实现优势互补,尽可能地将差异性转换为互补性,形成合力,开展有效的协作。学生可以自行设定目标、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主人翁意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有助于培养责任心,增强自主性和创新性。

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仅亲身参与到各项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而且能够同指导教师实时地、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逐步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乐观的性格,促进团结协作。在学习共同体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会将终身学习的理念、合作互助的意识贯穿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地区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民族院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与问题

民族院校构建学习共同体要抓住关键,关键问题的解决会带动其他问题的顺利解决。这个关键点就是学校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引导、积极参与。但在惯性思维下,构建学习共同体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体最合适最有效,也需要全体师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一)民族院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与前提

具体地讲,民族院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和前提条件在于学校的文化创生,不仅要倡导平等、对话、信任、分享的校园文化,更要创设多样有效的引领机制。

学校领导层要从管理者转变为共同体建立者,致力于营造重视合作学习、多元包容、互惠合作的氛围,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自由的学术生态,强调人性化和柔性化,放手让师生自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冲突。通过自由选择、积极协商,建立起支持、包容、信任的学习氛围。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感情,肯定教师和学生的各种看法,让师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让师生真正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机构要全力服务于教学,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支持和平台,为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发展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和有利环境,逐步形成“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共享文化,顺势而为,使得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自然合作文化与人为合作文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在轻松愉悦、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校领导层、职能部门管理层、院系管理层、教师、学生,从上到下都参与到协作学习中,学习主体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从而进一步推动学习共同体的实施,最终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学校要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创建和引导,尽可能为学习共同体成员提供所需要的资源,例如活动场所、实验设备、科研材料以及专家引领等,以保证共同体的资源供给和有序运行。学校要积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鼓励不同专业、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合作,加快跨学科的知识交流;打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通道,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学习,为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搭设平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民族院校构建学习共同体面临的问题

1.惯性问题。学习存在一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惯性,而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必将打破现有的学习格局。那么,如何打破惯性思维,解放思想,提高合作意识,增强主动性?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提高认识,革新传统思维,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接受新的学习理念,构建师生共同的协作学习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终身学习观。一方面,教师要摒弃闭门造车的观念,改变孤军奋战的现状,从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里走出来,树立学习共同体意识。教师不仅要有包容心和理解力,更要培育互相合作的智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跟同行交流、向专家学习。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工作方式,走出舒适区,科学分配时间和精力,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不断突破事业瓶颈,取得专业上的长足发展[6]。同时,民族院校要改变“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特点被忽略”的现状[7],教师应以包容、开放、主动的态度接受不同民族学生的不同文化、不同看法,唤醒学生的无限潜能,吸纳学生进入共同体内,实现知识探索、学术交流和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有效沟通。另一方面,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着不足,自我评价相对较低,缺乏自信,更加需要克服胆怯心理,真正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人,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努力改变以往故步自封的态度,培养互惠合作意识,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在学习共同体中不断培养批判性思维、自我感知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同时增强规则意识和社会经验,以期实现良好个性品质和个体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2.有效性问题。构建什么样的学习共同体最适合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最有效?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快速,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不断扩大,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场域也在不断延展,不再仅局限于学校、教室和课堂。因此,民族院校需要构建虚实结合、形式多样、相互补充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学习共同体。

首先,构建“以课堂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帮互助为核心”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将共同体融入课堂教学,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课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只充当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行为负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共同体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通过与同学、老师的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达成有创造性的学习。学伴之间是一种既合作又竞争的融洽关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以增强学习效果。

其次,不断拓展深化课外学习共同体。在课堂的教与学之外,可以构建更多课外学习共同体,比如构建基于学习项目或者共同感兴趣话题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师生学习共同体,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不同民族的教师跨越各种有形或无形的障碍,形成一个对内团结、对外开放的系统,产生跨学科的学习互动,不仅拓展教师的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而且学缘结构的多样化也更有利于从不同视角对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产生更加广泛、深入的思想融合,同时也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更多创新性的探索。对于民族院校已经成立的兼具学术性和服务性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培训、教学研究、教学咨询、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进行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协同发展,通过研究与教学的协同、传道与授业的协同、师与生的协同、教与育的协同以及多元文化的协同等等,创造具有生命力的教学与课堂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教育文化,实现教师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常态长效发展。民族院校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共同体的领域,比如为促进民族高校的教学发展,成立打破高校之间隔阂与藩篱的跨校学习共同体——民族院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坚持平等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原则,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增进民族高校教学发展机构、教学发展工作者以及一线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协作、互助,推动和促进各民族高校教学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共同追求民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最后,进一步强化网络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开放性、透明性、资源共享性,能超越时空的局限,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社会性知识的建构。基于学校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不仅能与线下学习形成协同机制,帮助学习者建立密切联系,共同探究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意义交流,而且能激发学习者的有效自主学习,让学习者乐学爱学,实现知识共享、认知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教学群体和学习群体能够打破界限,适时地进行身份转换,促进知识交流和人才培养。而基于专业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包容性更强,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社区,可以吸纳已毕业工作的本专业学生、本专业领域领军人物乃至普通公民,逐步建立对外开放的成员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学习内容会更加丰富,理论能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可以接受到更具体更专业更接地气的指导和建议。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大大地开阔共同体成员的眼界视野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能力,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在网上延伸,精神在网络中释放。

民族院校只有营造出尊重、理解、信任、关怀的合作文化,才能不断增强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合作意识,拓宽课外学习共同体的领域和范畴,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更广阔的学习共同体平台,进一步激发学习者自发的、持续的、长期的、高效的学习,实现个人与学校共同的美好愿景。

 

三、民族院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包含着学习主体、学习手段、学习动力、学习目标诸要素的动态系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诸要素建构并有机统一起来的过程。

学习主体是指积极参与共同体学习的成员,共同体成员应具有较高的主动性、包容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一开始作为自发组织,本着共同体精神,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是自愿加入的,后期加上学校的介入和引导,但依然不能有任何强制性的措施,学习者都是自觉自愿地参与到集体学习中,满怀热情真诚地向其他成员学习,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甚至不害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尽可能地包容理解其他成员的合理行为。“差异性是共同体产生出新价值、新成果、新认识的资源性条件”[8],成员间的差异可以体现在生活经历、个性特点、学科背景、认知能力、专业技能等不同方面。民族院校共同体成员间的差异性往往更大,而差异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让共同体更有活力和吸引力,也让成员彼此间有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学习手段主要是指开展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包括座谈会、研讨会、讲座和各类实践活动等。为保证共同体的学习效果和正常运行,在开展学习活动前,不同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可以因地制宜制定一些管理制度,例如师生学习共同体每次活动进行签到、每月提交一份活动简报等。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监督机制和一定的组织规范,学习活动会很自由松散,甚至是流于形式。在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主要关注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在情感互动方面,首先需要建立共同体内部的安全感。可以制订一些活动规则,比如成员绝不允许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不足和缺点,通过真诚的沟通交流来帮助成员之间建立信任感和归属感。其次还需要建立平等感,让成员之间彼此尊重。教师之间无论年龄大小、教龄长短还是职称高低,在共同体内都是平等关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都是平等的,都是独立的个体,当遇到不同意见时,都能充分享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当遇到困难时,都能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再次,还需要让每位成员在活动中有获得感。让共同体成员每次参加活动都能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专业发展和生活感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提升,有疑惑也能在活动中得到有效解决。在认知互动方面,以活动为载体,成员们通过对话、分享、交流、讨论、反思等,不断提高个体与群体的知识水平与技能,不断提升各项知识和能力。

学习动力可以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主要是学习者自我提高的内在需求,共同体内部成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原动力,对自己有一定的约束和要求,不懈地追求“发展中的自我”,并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同体成员既是分享者,坦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同时又是学习者,虚心地吸取其他成员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在分享和学习的过程中内驱力被不断激发出来。外在动力主要指学校的各类激励机制,学校可以将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工作职责、知识共享、教研成果等纳入教师个人和教研单位的综合评核体系中,也可以将师生学习共同体和学生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个体的参与情况、项目成果、团体协作等作为综合评测的一部分,以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还可以给共同体成员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形式,如学习交流、出国培训、学术年假等[9],制定相关政策对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团队扶持,对学生学习共同体也有一些团队和个人的奖励。

学习目标分为隐性目标和显性目标两种。隐性目标是指培养每位共同体成员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成员超越自我的愿望,培育终身学习的理念,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核,也是学习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显性目标是指共同体要实现的近期可见、可测的目标[10],这是将教师和学生凝聚起来的重要条件。当然,目标需要得到全体成员的理解,并达成共识,这样,为实现共同目标全体成员就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成员共同认可的目标往往比较抽象,难以衡量,还需进一步细化。例如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可以细化为具体目标:共同建设一门省级精品课,或者一起攻克一个学术难题,或者一起就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多学科分析,或者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办法等;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可细化为完成一个创新项目并获得省级奖励等。

民族院校吸纳具有学习动力的不同学习者进入共同体内部,为实现学习目标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由此,以开放、包容、学习的校园文化为底色,以教师学习共同体、师生学习共同体、学生学习共同体为核心,以课堂学习共同体为基础,以课外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为补充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学习共同体得以构建。

民族院校构建学习共同体能极大地促进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凝聚核心竞争力,加快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协同发展。在后疫情时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学习共同体的有机融合,让每一位学习主体都成为自主创造的深度学习者,实现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和学校的跨越式进步。民族院校多元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不断改进,以促进现代化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胜才.新时代民族院校的发展定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145-152.

[2]    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EB/OL].(2021-11-24)[2021-11-25].http://www.neac.gov.cn/seac/xwzx/202111/1155008.shtml.

[3]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

[4]    王作亮.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6(2):51-53.

[5]    曾琴.基于合作教学视角下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111-114.

[6]    周小华.学习共同体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8(6):60-65.

[7]    张俊豪,丁月牙,苏红.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8-72.

[8]    陈晓端,龙宝新.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基模及其本土化培育[J].课程·教材·教法, 2012(1):106-114.

[9]    王保平.高校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薪酬制度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 2016(7) :10-13.

[10]    文秋芳. 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框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7(3):1-9.


(责任编辑    何海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